(新春走基层)打年糕、百家饭、“猢狲包”……杭州孩童寻祖辈乡村年味

❤

中新网杭州1月31日电(鲍梦妮)“邻居阿姨给了我一个大南瓜。我拿不动,就用挂红灯笼的竹竿挑着背回来。它煮出来的饭甜甜的!”1月31日,“寻找乡村儿时年味”活动在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丁山河村举行,6岁的何一帆与同伴提着篮子、灯笼,挨家挨户“讨取”糯米、蜜饯、坚果、南瓜等食材,为制作红南瓜糯米饭做准备。

小朋友提着灯笼、篮子寻找百家饭食材。鲍梦妮 摄

小朋友将糯米、红枣等百家饭食材倒入锅中。鲍梦妮 摄

  在塘栖,这也被称为“百家饭”。当地老人常言,“吃百家饭的小朋友长大了身体健康,能走四方”。

  走进活动举办地老刀百匠非遗工坊,屋檐下的酱鸡、酱鸭、腌猪头映入眼帘,萝卜、橘子、慈姑、荸荠、莲藕等被赋予吉祥寓意的农产品整齐码放于桌,枇杷梗、椒桃片、寸金糖等塘栖“土味零食”更让许多家长重拾“孩童记忆”。

老刀百匠非遗工坊屋檐下的酱货。鲍梦妮 摄

具有吉祥寓意的食材。鲍梦妮 摄

传统塘栖糕点。鲍梦妮 摄

  据了解,当地民间有一句俗语,“过年不带麻酥糖,不能上厅堂”。在物质生活水平不高的过去,包裹着麻酥糖的“猢狲包”是拜年的“硬通货”——既可拜长辈,又能送小辈。收到“猢狲包”的主人家不舍得吃,就将其作为拜年礼送给他人。直到正月十五过后,家长才允许孩子将流转一圈的“猢狲包”拆开,品尝甜蜜蜜的麻酥糖。

  地地道道的塘栖人王芸菲表示,桔红糕、香蕉饼是自己从小吃到大的零食,如今,麻酥糖、椒桃片等塘栖传统糕点也成为其女儿的“心头好”。

小朋友体验打年糕。鲍梦妮 摄

  作为当天活动的重头戏,热气腾腾的“打年糕”令众多小朋友跃跃欲试。“木槌实在太重了。如果我能自己打年糕,会非常有成就感!”几次尝试举起木槌的11岁男孩张逸帆坦言。

  “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小朋友明白爷爷奶奶小时候是怎么过年的,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村年味。”作为活动组织者的老刀百匠非遗工坊创始人沈建标说。(完)

(中国新闻网)

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全会批准成立国家财富基金

第75届世界铸造会议在德阳开幕 1500余名全球铸造精英共享经验

江西省安义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4

湖北省咸宁市发布大雾橙色预警_4

迅速行动 抗震救灾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与积石山6.2级地震救援纪实

四川省天全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北京市房山区发布高温黄色预警_1

山西“枫桥式法庭”纪实

足球——意甲:尤文图斯胜蒙扎

黑龙江省肇州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

贵州纳晴高速乌蒙山大桥右幅顺利合龙

官宣:迈阿密热火正式签下后卫锡恩-普林

(新春走基层)打年糕、百家饭、“猢狲包”……杭州孩童寻祖辈乡村年味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迎夏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