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热起来”!沉浸式体验“国风古韵”文化年 新型消费频频“吸睛”

侠名

央视网消息:今年春节,旅游市场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沉浸式的国风游、文化游更受青睐,“国风古韵”给人们的春节生活带来了新变化。

让历史“热起来”!沉浸式体验“国风古韵”文化年 新型消费频频“吸睛”
(图侵删)

春节前六天,860多万人次的游客涌入洛阳,穿汉服、逛古城、赏花灯、品唐茶,过一个沉浸式的文化年。

游客王梦瑶接受采访时表示,洛阳年味特别足,天街里面有投壶、射箭,还有表演,感觉瞬间回到了古代,这个春节过得特别有新意。

王梦瑶告诉记者,这次过年她专门带着妈妈来体验穿汉服的古代之旅,这在以前可不敢想。

王梦瑶的母亲姚霞也在女儿的鼓励下穿上了汉服,她表示,以前穿汉服上街不好意思,来到洛阳,大街小巷都是穿汉服的,氛围很浓。所以女儿就带着她穿一下汉服。

在隋唐洛阳城天街,记者遇到了在现场忙碌的工作人员张娴。张娴告诉记者,这条140米宽的天街是隋唐时期洛阳城的中轴线,别看如今热闹非凡,几年前还是一片破旧的小工厂。

隋唐洛阳城工作人员张娴在接受采访时自豪的表示,以前,外地游客到洛阳过年就是到龙门石窟、白马寺这几个传统的名胜古迹打个卡。但现在不一样,像应天门、天堂明堂、九洲池这些文化遗址,好几十个景点都特别火。让更多的人,特别是更多的年轻人去关注到一直很安静的历史文化,让它重新“热起来”。

和洛阳一样,龙年春节,很多地方都在传统文化中做起了文章,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选择在国风古韵中沉浸式体验别样年味, 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意。

这个春节,打卡传统文化的分享讨论在社交平台上掀起热潮。短视频平台上,非遗、国风古韵相关话题视频播放量达18亿次。生活分享平台上,每一秒就有1个人在搜索“非遗”,每分钟就有3篇非遗相关内容产生。

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态度上,更显现在新的消费习惯中。这个春节,新中式服装在电商平台走红,节前一个月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4倍。小小的女士发簪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倍。

中国文化也感染着世界各地的人们。这个春节,海外电商平台上“中国龙”元素的窗花、灯笼等商品热销到海外100多个国家;美国、英国、法国也流行起了发红包;“中国龙”元素相关玩具的全球销量环比上涨50倍。春节,这个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已经超越了地域的界限,成为了全球多元文化交流的亮点。

下周今年来最大范围雨雪将上线 春节前有大规模晾晒计划的抓紧安排

海南周刊丨传承千年的手上功夫:以藤编织

湖南先进制造“国家队” 加速迈向世界一流

西班牙火腿、法国红酒……“洋年货”受欢迎 义乌市场新年接单忙

面包车化身“移动仓库”,梯子、铁架、锯片……民警苦口婆心话安全

青春期沟通密码:家长的肯定是关键

纤纤素手 能针灸治病 又能抚琴明心

进一步提升新职业人才队伍质量

短道速滑金花团结成“金”

湿冷!今日北京仍有阵雨“叨扰” 气温继续下降最高气温仅15℃

新中式艾草门挂受年轻人欢迎 成端午“新晋网红”

重庆市江津区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让历史“热起来”!沉浸式体验“国风古韵”文化年 新型消费频频“吸睛”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迎夏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