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辐射强?没有科学依据

侠名

最近,关于“新能源汽车辐射强,长时间驾驶不利于身体健康”等说法在网上传播,引发不少车主和消费者担忧。事实如何?记者进行了求证。

新能源汽车辐射强?没有科学依据
(图侵删)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上述说法没有科学依据。首先,法律法规对新能源汽车电磁辐射强度有具体限定。其次,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共同的发展方向,放眼来看,全球范围内几乎没有出现过相关案例。

  据悉,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人们谈之色变的核辐射就属于电离辐射。2017年,电离辐射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以及车内电子电气设备工作时产生的是电磁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可见光、紫外线、声辐射、热辐射和低频电磁辐射等。

  从阳光到雷电,从家用电器到手机,无时无刻不在释放辐射,却很少会有人担心。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辐射反而受到更多关注?“之所以出现此类传言,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属于新事物,人们对其了解程度不够。”崔东树说。

  国家政策法规对电磁辐射有严格的限值要求,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任何车辆,在上市前都要进行“EMC测试”,即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和抗干扰能力的综合评定。2017年12月1日,《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正式实施;2019年7月1日,《车辆电磁场相对于人体暴露的测量方法》实施。同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还建立了《EV-TEST(电动汽车测评)管理规则》,其中也有人体电磁防护专项评测类目。

  不止于此,汽车企业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电磁辐射也做到了层层防护。据小鹏汽车技术团队人员介绍,他们在汽车电磁辐射防护方面,从设计之初就进行了多方位考量,比如高压零部件会以金属外壳屏蔽辐射,高压线则选用双层屏蔽电缆,并保证高压大电流线不进入乘员舱。

  有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与传统燃油车相差无几。新能源汽车产生的电磁辐射主要集中在300kHz以下的低频区域,国标对于低频磁场的辐射安全标准限值定为100μT,电场辐射安全标准为5000V/m。据多方测试,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大部分工况时,车内不同位置的磁场辐射值都在1μT以下,仅为安全限值的百分之一。

  另外,记者也查询到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的2023年12月“科学”流言榜也对“新能源汽车辐射强会致癌”等类似说法给出了解答:该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跃)

  来源:经济日报

美乌矿产协议再生变 泽连斯基“还没准备好” 特朗普:“我们都要拿到”

湖南省攸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_1

英国掀起来自青春深圳的艺术风暴《咏春》伦敦12场演出圆满收官

贵州六盘水发现百余株近危级珍稀植物水晶兰

00后小轮车少女空中动作超帅

黑龙江省呼中区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6

聚焦重点领域消防安全,安庆在全省率先制定地方性法规

「奥运健儿青海行」听,奥运健儿讲述拼搏故事!——“奥运健儿青海行·江苏奥运健儿海南行”活动见闻

“多的优起来、大的强起来” 双峰农特产品身价攀升

这9类常用药不能用热水服,否则就白吃了!

薛之谦看《飞驰人生2》后发了一条微博,引发巨大争议

福建省政和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4

新能源汽车辐射强?没有科学依据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迎夏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