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河南尉氏:玉石雕出“金饭碗”

小编

中新网郑州1月17日电 (经晓佳)切割、钻孔、琢纹、研磨、抛光……春节临近,走进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蔡庄镇鹿村,玉雕石材及产品随处可见,村民们忙着生产手里的订单。

(新春走基层)河南尉氏:玉石雕出“金饭碗”
(图侵删)

  在村民刘喜强的玉雕加工车间,印有生肖蛇的仿古玉璧正在批量生产,不多久这些玉璧将发往南阳的玉器市场。

  鹿村的玉雕加工始于20世纪70年代,已有50多年历史。

图为印有生肖蛇的仿古玉璧等待上机切割。经晓佳 摄

  “在鹿村,一家几口从事玉雕加工是常态。”刘喜强介绍,他自己年轻时做学徒,学成后带着家人单干,至今已有30多年。在此期间,他也经历了从拿着产品出去“叫卖”到在家里按订单“坐卖”的转变。

  59岁的王会娥和儿子都在刘喜强的车间工作,母亲负责打蜡,儿子负责琢纹和管理。作为鹿村村民,这对母子每天有超过500元的收入,实现了顾家、赚钱两不误。

  刘喜强车间的玉器种类繁多,从仿古玉器到西方人物雕塑,从挂件到摆件,从装修到装饰,不少产品能卖到欧洲市场。

图为工人正在加工玉器。经晓佳 摄

  “近几年,玉雕行业竞争激烈,不求新求变很难适应市场需求。”为此,刘喜强一方面更新玉雕设备,通过机雕与人工结合提高制作效率,一方面持续加强学习、精进技艺。

  他的案头常放着几本玉器加工设计的书籍,闲暇时也经常上网了解年轻人的喜好和当下市场需求,并与村里同行相互切磋交流。

  “强哥,我给你发的玉器造型你看了吗?怎么样?”周红刚的玉雕加工作坊与刘喜强相距不远,私下里,周红刚经常向刘喜强发一些新设计的玉器造型。和刘喜强“大而全”的玉器种类不同,周红刚的玉器产品主打“小而精”。

  虽然是跟着父亲从事玉雕加工,周红刚却有自己的“生意经”。他根据上海、安徽的客户需求,主动将产品调整为小件仿古玉器,通过用料、设计、创新实现产品增值,每年纯利润达到几十万元。

图为琳琅满目的玉雕产品。经晓佳 摄

  在周红刚的玉雕加工车间,孟霞和屠娟端坐打磨机旁,专注地打磨着手里的玉器。随着打磨机的快速转动,两人旁边的篮子渐渐被玉石填满。

  孟霞和屠娟并非鹿村人,但她们已经在此从事玉雕加工20多年。像她们这样来鹿村打工的还有很多。

  作为远近闻名的玉雕加工村,鹿村有三分之一的农户、1000余人从事玉雕加工业,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上亿元。

  目前,鹿村正规划建设玉石交易市场,希望以此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市场深度融合,带动周边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完)

【编辑:惠小东】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宜黄:苦药材种出甜蜜致富路

83岁“火山爷爷”火了!评论区“葫芦娃”出没

“白玉兰奖”对当代戏曲表演艺术的引导

深圳出台全国首个诚信经营评价标准

热榜第一!为救人,山航提前65分钟落地青岛!网友:还得是你

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翼辞职

长春亚泰主场迎战武汉三镇

科学纪录片《聊个“天”》——欢乐天文课开讲

黎巴嫩贝鲁特南郊遭空袭后起火 当地传出爆炸声

辽宁省普兰店市发布大风黄色预警_5

深圳年内将再开通5条地铁线

水陆联运!“潮朝阳”主题城市观光线路今日启航

(新春走基层)河南尉氏:玉石雕出“金饭碗”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迎夏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