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欢

□ 本报通讯员 王厅
走进湖北省鄂州市公安局“情指行”中心,科技智慧显示大屏上可清楚地看到当天警情、案件分布和街面巡逻警力部署等情况。
“这里是公安工作的实战中枢,重点发挥参谋、作战、指挥的作用,中心优化整合各业务警种数据资源,为打击防范、预警分析、情报研判提供科技支撑。”鄂州市公安局“情指行”中心负责人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2024年以来,鄂州市公安局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科技赋能,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有效提升公安机关打击、治理、预警、处置效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我母亲要轻生,一直找不到人!”2025年1月8日9时许,鄂州市新庙镇村民刘某报警求助。
“情指行”中心立即向辖区派出所推送信息,同时发送警务协同,调度大数据实战中心支援,助力派出所民警及时找到刘母,通过做思想工作,避免了意外发生。
科技应用,让反应更灵敏。
针对每一起警情,由接警基层所队“吹哨”,“情指行”中心统筹大数据实战中心、侦查中心、基础防控中心、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数字督察中心及相关业务警种按需开展研判支撑,通过“一点发起、全警响应”,助力基层实战效能进一步提升。
其中,“情指行”中心依托可视化指挥调度体系,形成动态性、预警性信息,实时向特警、交警、派出所等路面巡防警力推送,确保精准巡逻防控,着力预防违法犯罪。
基础防控中心从打造治安核心基础业务标准件入手,深化移动警务应用,实现旅店业管理规范化建档、清单式勾选、到期自动预警的闭环管理,同时通过一键统计,动态掌握治安信息,比对关键信息,指令、督办属地派出所落实核查管控。
2024年11月16日晚,鄂州市华容区路边多辆车辆被划伤。
“情指行”中心迅速搭建临时联络群组,邀请处警民警及侦查中心等相关业务警种进群,通过现场勘查、视频追踪、外围取证,迅速锁定嫌疑人徐某。因相关证据固定及时且齐全,徐某最终如实承认划车事实。
科技既是打击犯罪的“利器”,也是服务群众的“新引擎”。
2024年11月10日,鄂州市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正式“开门营业”。
该中心大厅包含出入境、户政等多警种的“一窗通办”,窗口同步上新45个“零材料”办理事项、144个“一证通办”事项、73个“跑零次”事项及多场景“电子身份证”“免证速办”事项。
2024年12月5日,鄂州公安交管业务进驻鄂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及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葛店经开区、临空经济区政务服务中心。
在鄂州,民警借助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撑,努力让数据在网上“跑”出便民加速度。各警种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目标,简化审批材料、推进流程再造。
迎宾大道是鄂州市交通繁华路段之一,往来车辆井然有序、道路畅通无阻。
近年来,鄂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坚持向科技要“警力”,打造“研判预警、扁平指挥、高效灵活、精准调度”的智慧交管系统,不断推动道路交管工作向科技化、数字化、精细化转型。
2024年,鄂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加强主城区路口信控优化工作,新上线智能信号机129个,优化249个路口配时,搭建迎宾大道、新港路、吴楚大道、葛洪大道等14条绿波带,大幅提升城市道路通行效率,其中司徒路口高峰期车辆排队等候时间同比下降35%,大桥路整体通行时间同比下降20%。
鄂州公安110报警服务台主动联动54家单位,涉及用水、供电、医疗、救助、交通、环保、城建等多个事项,通过“110警务+12345政务”双务深度融合、高效对接,推动非紧急、非警务警情科学分流、闭环处置,共同构建资源共享、部门共治、责任共担的“大安全大应急协作联动体系”。
据统计,2024年,鄂州非警务警情分流率达91.68%,矛盾纠纷类警情化解率达99.56%。(刘欢 王厅)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