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的现代“漆”迹 严漆重绽家居新魅力

小编

在我国,大漆的使用源远流长。起源于旧时严州地区的“严漆”具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漆器的重要原料,质地优良,黏膜坚韧。“严漆生产技艺”也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的现代“漆”迹 严漆重绽家居新魅力
(图侵删)

严漆,最早是指严州地区所产的生漆,旧时严州府位于浙江省西部,如今的浙江桐庐县、淳安县和建德市一带。

“严漆清如油,清光照人头,搅动琥珀色,提引钓鱼钩。”严漆,因其质地优良,黏膜坚韧,附着力强,色泽光亮,被广泛用于重要建筑、宫廷庙观、礼器家具等领域;曾经,浙江建德的“严漆”产量一直位居浙江省之冠。

“严漆生产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戴树林:以前我们一个生产队里有五六千棵漆树,一年要割两千多斤严州漆。我们男女老少都会割漆。这个地方都是紫砂土,种出来的漆颜色好看一点。

种植漆树、割取生漆加工、配制成品、油漆工艺,严漆全部采用手工制作。割生漆是制作严漆的第一步,而小木漆树一般要生长四五年后才能采割,采割也只能进行五年,可谓是“百里千刀一斤漆”。采割漆树也十分有讲究。

“严漆生产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戴树林:像梯子一样,第二年切口比第一年上去至少40厘米,第五年如果翻到背面割,树就要死了,所以两边要留一厘米。

收割来的生漆,经过滤渣、熬制、冷却与桐油混合之后才能使用。

随着现代涂料工艺的发展,精工细作的严漆需求和产量锐减,从事生漆采割的村民更是屈指可数。作为“严漆生产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戴树林坚持养护着60多棵漆树,为的就是守护这一门古老的技艺。

如今,严漆开始从材料走向艺术,在工艺品制作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严州漆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叶炜正在工作室制作一批新的漆制饰品,发簪、手镯、耳环都以严漆上色,精美而古朴的样式,受到不少顾客的喜爱。

“严州漆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叶炜:刚开始画漆画也是希望它不要断层。自己尝试着把一个盒子做成漂亮的首饰盒或者置物盒,现在把它发展到美学上面, 就是画成漆画。或者是在生活当中一些小物件展现一下,也有很多人喜欢。

要留住严漆,就得让更多人认识严漆。近年来,建德市开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鼓励精品创作,通过创新传承让漆艺永不褪色。

(央视新闻客户端)

浙江余姚新发现一处古稻田遗址 发掘面积共1000平方米

阿富汗临时政府称巴基斯坦军队轰炸该国一地 消息人士称巴打击恐怖组织营地

南方强降雨强对流天气频发 北方大部迎升温

黑龙江省孙吴县发布森林(草原)火险黄色预警

海南新选育出5个百香果品种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宜黄:苦药材种出甜蜜致富路

清华学霸王植深扒玉容初,情绪护肤太圈粉

甘肃电投腾格里沙漠基地三千兆瓦光伏项目开工建设

陕西多地出现沙尘天气 局地阵风达12级

涉食品药品安全 今年一季度检察机关立案5126件

海南省琼中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5

(巴黎奥运)常园:“拳”力以赴终圆梦

非遗的现代“漆”迹 严漆重绽家居新魅力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迎夏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