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可能有人会说,清明艾最为清香柔嫩,吃起来口感更好;而清明后的老艾,嚼都嚼不动了,现在才提它会不会晚了点?
图源:壹图网
大家有所不知,清明艾被收割后,会继续抽条生长。到了五六月后,得到充分生长的艾草药性更强,其味道、药性也更胜一筹。
因此,现在也是采收艾草的好时机。
夏日养生,千万别错过这“百草之王”!
艾草生于乡野间,却享有“百草之王”“医草”“妇科圣手”等美誉。中医认为,艾草味辛、苦,性温,有散寒止痛、温经通络、驱寒逐湿、调理气血、杀虫止痒、暖宫、安胎、活血、调理肝脾之效,既可入膳,也可入药。
图源:壹图网
有人说,艾草是为“阳虚之人”而生的。此话实际上是有一定道理的。夏至后,阳气由盛转衰,阴气渐渐生发。而人体内的阳气变化规律,也是如此。此时人的阳气盛于外,内里虚寒。此时,吃艾草这类温热的食物,则有助于驱除体内阴寒、湿气,起到温经止痛、温补脾阳之效。了解完艾草的作用后,不妨再来看看艾草的几个“黄金搭配”——
艾草配一宝,扫除体内寒湿、病邪不来找!
艾草煮水:温气血、祛寒湿中医将艾草视为“妇科要药”,常将其用于治疗女性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以及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等证。
因此,艾草又有“女性保护草”之称。女性朋友们平时该如何用好艾草呢?别急,往下看——
方法一:取新鲜的艾叶15克洗净,加生姜5片,大枣5枚,加适量水煎煮,最后加入适量红糖。
有胃寒人士或者月经不调、容易腹部手脚冰凉的女性,饮用此方可暖腹驱寒、缓解痛经。
图源:壹图网
方法二:取鲜艾叶15克,白糖20克,共煮汤饮用;或者,每次取干艾叶3克左右,沸水冲泡后代茶饮。
此方适用于妇女经期烦燥,或出现尿赤灼痛、口干口苦等症时饮用。
除此外,女性在生理周期前后或熬夜加班后,如果出现浮肿,也可以试试煮艾草茶来消肿。
图源:壹图网
艾草煮鸡蛋:温经散寒、调经活血
艾草味苦,而苦有“下沉”入里的作用,能把温热输送到人体内部,使气血都暖起来。
再加上艾草香味浓郁,善于“扩散”,所以它温阳之余还能通达血脉,使得“加热”过后的气血能输送到全身,手脚就暖和了。
因此,用艾草煮鸡蛋,能温经散寒、调经活血,比暖宝宝强多了。
图源:壹图网
艾草煮鸡蛋,既可用新鲜艾叶,也可用干艾草。两者在做法上,并无差别。
做法:取干艾叶10克((如有鲜艾草则取20克)洗净后,与2~3个带壳鸡蛋一起煮;待鸡蛋熟后,用勺子敲裂蛋壳,再在艾叶汤里保温10~20分钟;入味后,捞出鸡蛋食用。
艾根煮老母鸡:祛风暖胃、调经止血
原料:老母鸡1只,生姜10克,鲜艾根150克或干艾根70克,盐适量。
做法:老母鸡洗净、切大块备用(若嫌膻,可焯一下水);生姜连皮洗净,拍扁;艾根洗净备用;以上全部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猛火烧开5分钟后,小火炖煮1.5~2小时,放盐调味,可供一家老少食用。功效:此汤可祛风暖胃、清热解毒,还可调经、止血。
小提醒:艾草不宜多服、久服。一般建议,日常食用艾叶,每天不宜超过9克(鲜品15克)。当出现舌苔黄、小便黄、小便短等情况,应马上停用。
不过,艾草虽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用的,尤其是这几类人——
艾草虽好,但3类人千万别碰!
艾叶辛温,艾草煮水、艾草泡脚、艾灸等属于温热疗法,有温经散寒的作用。虚寒体质的人,或由风寒引起感冒和关节疼痛时,就比较适合用艾草。但如果是阴虚、实热、肝阳上亢的人,不小心用了艾草,就无异于火上浇油。
图源:壹图网
比如,家长给感冒的孩子洗艾草澡,结果孩子体温不降反升,咽喉肿痛也更厉害了。后来才发现,孩子是风热感冒,是不能用艾草的情况。
再比如,有更年期女性用艾草泡脚、艾灸后,非但没有改善失眠、多梦的困扰,反而更加烦躁易怒、口干舌燥,整个人感觉要“炸”了。
后来才知道自己是阴虚火旺,也不适合用艾,用了就容易“一点就着”。
这也是中医一直强调的辨证论治。怎么知道自己适不适合用艾草?往下看——
图源:小编自制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一般人凭单一症状,是很难判断准确自身体质的。因此,对艾草养生感兴趣的朋友,最好的办法是,先找专业的中医师辨明体质,在其指导下用艾草。
(养生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