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单“区内直转”业务落地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

小编

中新网成都12月22日电(记者 张浪)22日,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首次实现了“非保税货物”的在库性质转换,该业务也是12月21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优化综合保税区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的公告》(2023年第185号)后,全国首个落地的试点项目。

“非保税货物”在企业仓库内部的“待检区”,即可完成“非保税状态”到“保税”状态的性质转换。成都国际铁路港供图

  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作为青白江铁路港片区的核心区域,近年来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力度、优化高效便捷的物流通关环境,持续提升通关贸易便利化水平。

  为进一步满足区内企业实际需求,打造更优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成都海关相关职能部门和隶属海关提出了以优化分类监管货物管理、加速分拨流转为目标的改革创新任务。据了解,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仓储物流企业,其货物严格按照“保税”与“非保”区分管理。区内仓储物流企业打通内外贸需要经过严格的手续转换才可以实现。结合海关总署《关于优化综合保税区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的公告》(2023年第185号)精神,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迅速会同成都海关相关职能部门和隶属海关召开企业座谈会,充分了解企业诉求,并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区内直转”试点业务流程和申报步骤,最终实现了仓储物流企业“非保税货物”的在库性质转换。

  “区内直转”试点改革是在现有区内仓储物流企业“分类监管”等政策红利的叠加效应下,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关申报系统和报关模式,通过设置专门“待检区”并向海关提供具备符合监管要求的视频监控,推动企业WMS系统接入海关等具体措施开展实施。改革后,报关环节可以由货主企业自主提前完成,“非保税货物”在企业仓库内部的“待检区”即可完成“非保税状态”到“保税”状态的性质转换,无须实货进出卡口,有效提升了货物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区内直转”最终可实现一仓多状态、同一仓内互转等便利化举措,将促进铁路港综保区内物流企业打通内外贸互转,加速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

  据该批试点企业成都佳利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参加这一项目试点后,该业务的报关申报工作量压缩了65%,单笔业务短驳运输成本节省近1/2,一年下来整体成本节约近百万元,真的是省钱又省时。”

  据悉,下一步,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将持续围绕跨境贸易便利化主题,联合成都海关相关职能部门和隶属海关共同深化综保区监管改革,不断提升通关物流服务,在优化全流程监管、支持新业态拓展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实现更多突破,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进一步优化成都国际铁路港口岸营商环境。(完)

(中国新闻网)

黑龙江省依安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1

海南省东方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独臂船长”徐京坤海口分享旺代单人环球帆船赛心路历程

深圳去年筹建保障性住房10.5万套(间)供应分配7.98万套(间)一家三口赶在“年尾巴”实现安居梦

马来西亚马六甲州元首盼共享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

韶山灌区改造提速“渠”到水成 百万亩农田“喝”足春灌水

(新春走基层)“临时妈妈”杨晓玲:10年,忙碌与幸福同在

规模大、力度大、优惠多!楼市潮涌 政策利好助推市场信心回升

我市举办国际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启动仪式

总长度402公里 北京将“上新”四条绿道 串联33处文旅资源点

甘肃省永登县发布霜冻蓝色预警

发展新质生产力 培育产业新动能

全国首单“区内直转”业务落地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迎夏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