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要成为巴基斯坦与中国友谊的桥梁”

侠名

新华社巴基斯坦瓜达尔9月22日电 通讯|“要成为巴基斯坦与中国友谊的桥梁”

新华社记者蒋超 张敬尧

秋风徐徐,海浪声声。日前,在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瓜达尔港自由区的一个礼堂里,来自巴基斯坦和中国的20多名青年共同庆祝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中秋快乐!”21岁的瓜达尔青年祖海卜·法亚兹在活动上用中文大声介绍说,“我是巴基斯坦-中国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

瓜达尔港是中巴经济走廊的支柱项目之一。2013年,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港控”)取得瓜达尔港口及自由区运营权。近年来,瓜达尔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2021年,中国援建的巴基斯坦和中国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并由中国港控和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携手瓜达尔港务局和瓜达尔大学共建。

法亚兹学习中文还不到一年,经过努力已经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1级。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目标:“要成为巴基斯坦与中国友谊的桥梁”。

“中国人民来到瓜达尔帮助建设我的家乡,我有责任学习好中国文化,以便更好地进行合作。”法亚兹告诉记者。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部部长朱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中方为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线开设了《基础汉语》《中国文化》两门课程,10月还将开设《消费者行为分析》《机器人工程制图》等十余门专业课程,两届共240余名巴基斯坦学生将从中受益。

此外,在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支持指导下,中国港控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瓜达尔合作建设了以“中文+职业技能”为特色的“中文工坊”。巴中职业技术学院中文教师尤纳斯·拉姆赞经常带着学生们参加“中文工坊”组织的活动。

“瓜达尔的学生们学习中文非常努力。”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拉姆赞能说一口流利中文,一年前从外省来到瓜达尔开始教中文。他对记者说:“我经常给学生们讲授中国文化。我们需要了解彼此、加深交流,这对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在活动现场,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阿莉扎·贾米勒分享了自己通过线上课程学习到的中国文化知识。“中国人民在中秋月圆之夜分享月饼并赏月,象征着与家人的团圆和爱意。”她告诉记者,“虽然在瓜达尔的中国建设者此刻与家人远隔千山万水,但我们陪着他们一起度过这个团圆之夜,这是一次美好的经历。”

“从只有几台起重机和小屋子,到现在的现代化港口、商务中心、展览馆和各类车间厂房,变化太大了!”贾米勒说,她对瓜达尔的发展充满期待,巴基斯坦人民从瓜达尔不断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获益。

秘鲁西北部石油泄漏 污染多处海滩

迎新春系列展 天津博物馆推出古代绘画精品展

老人们穿上“省服”了 记者探访湖南岳阳团洲垸安置房

每天坚持10分钟这类运动,延缓衰老近4年!这样搭配收益更大

(乡村行·看振兴)告别“小土炉”,中国北方农牧民拥抱清洁取暖

两会受权发布丨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乡村行·看振兴)因地制宜发展乡村运营 江西安义新乡贤助力文旅振兴

(新春走基层)“临时妈妈”杨晓玲:10年,忙碌与幸福同在

黎真主党媒体确认舒库尔在以军袭击贝鲁特南郊时丧生

舟山-重庆,江海直达

繁荣发展新周期,“节节高”!中国游花样打开方式迭代升级

江西省铜鼓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_1

通讯|“要成为巴基斯坦与中国友谊的桥梁”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迎夏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